山东推进人才交流,助力重庆协作区县教育、医(2)
【作者】网站采编
【关键词】
【摘要】除了食用菌团队,博士工作站还引进了农产品贮运保鲜与绿色加工服务团队、农林作物遗传改良中心团队、智慧农业与大数据服务团队等6个专业服务团队
除了食用菌团队,博士工作站还引进了农产品贮运保鲜与绿色加工服务团队、农林作物遗传改良中心团队、智慧农业与大数据服务团队等6个专业服务团队,中国农业大学烟台研究院、鲁东大学等院校34位博士专家入驻。在巫山县挂职的烟台市农业农村局干部申俊立介绍,博士工作站依托学科优势,围绕现代农业、全域旅游、现代物流供应链、食品绿色加工等领域,加强在技术引进、平台建设、模式创新等方面的合作。通过培育新技术、新产业、新业态、新模式,推动巫山县产业转型升级,促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。
立足本乡本土特色
开展多个领域培训
来到重庆开州后,山东潍坊第八批赴重庆支教教师刘永智,率先把支教学校停课多年的“信息与技术”课重新开了起来,同时动员周边学校开课。“要让山里的孩子掌握计算机的真正价值。”刘永智说。
和刘永智同批来开州支教的共有10名教师,他们是按照“组团帮扶”原则,根据协作地需求选拔而来的。其中体育、科学、音乐、美术等学科老师占了大头。除了日常授课,这10名教师还承担着去周边学校送示范课、开讲座、牵头线上培训等任务,构建起立体式教学培训网络。
激发协作地群众内生动力、夯实持续增收基础,是鲁渝协作的重点。山东整合全省教育培训资源,开展分级分类、统筹兼顾、全面覆盖的立体式培训。“立体式培训网络,首先要做到各种类型、各个学段、所有被帮扶地区的全覆盖。”派驻重庆的山东干部亓立东介绍。
在教育系统,山东组织200所学校与重庆182所学校结对,实现了学校结对帮扶从幼儿园到职业院校到大学的学段全覆盖。山东自2018年起启动了重庆中小学干部教师远程培训项目,重庆高中、初中、小学、幼儿园教师近20万人次报名参加了远程网络研修。
全覆盖不代表没重点。山东综合利用各类党性教育基地、市县党校等培训平台,组织协作地党政干部赴鲁培训。山东卫生健康系统开展了“五个一百卫生人才培训工程”,每年为重庆市培训乡村医生、乡镇卫生院院长、中医临床骨干、远程诊疗系统骨干、卫生管理人员等共计500人次。
留下一支带不走的人才队伍,最终还要立足协作地本乡本土特色,培养出越来越多扎根当地的干部和人才。山东作为文化大省,在非遗项目的传承上有着丰富的经验。针对重庆当地一些留守妇女、老人等群体不适于从事强体力劳动,但专注力高、适合手工艺品制作的实际,充分挖掘重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,围绕刺绣、竹编、藤编、服装饰品制作、陶器制作等13项非遗内容,积极开展技能培训。共举办各类非遗培训班23个,培训学员1050人。
文章来源:《现代远程教育研究》 网址: http://www.xdycjyyj.cn/zonghexinwen/2021/0918/493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