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贡富顺建设“四川教育强县”步履铿锵(2)
【作者】网站采编
【关键词】
【摘要】加大特殊教育投入。富顺县推进特殊教育资源中心建设,确保资源中心正常运行。保障特殊学校课后服务工作。整体搬迁特殊教育学校。 实施两支队伍专
加大特殊教育投入。富顺县推进特殊教育资源中心建设,确保资源中心正常运行。保障特殊学校课后服务工作。整体搬迁特殊教育学校。
实施两支队伍专业化素质提升工程
坚持党管干部原则。富顺县推行党政一肩挑。2000人以上学校设置专职副书记,2000人以下设置兼职副书记。推进名校长“领航·启航计划”,实施优秀年轻干部“薪火工程”“青蓝培养计划”,按照1:2比例培养和储备年轻干部。每年评选“星级校(园)长”30名。建构新的干部荣誉观,明确中层干部待遇,搭建中层干部成长平台。
培养德才兼备教师队伍。富顺县建立融教、培、研于一体的教师发展机制,实行阶梯式培养,持续开展三年一轮的全员教材教法考试,考试不合格者待岗培训,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。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体制,严格教职工考核,对师德师风和教学质量考核差的教职工,调离、调整现工作岗位或待岗提升培训,待岗提升培训期间,停发奖励性绩效工资。每年评选“星级教师”300名、“星级教研员”5名。依法保障教师待遇并逐步提高,合理增加农村教师专项补助。实行教职工年度体检制度。特级教师、正高级教师等优秀人才享受专项补贴。在国家岗位设置指标数额之外为优秀教师设置专项岗位,采用低职高聘等方式择优聘任优秀教师。
创新人才保障模式。科学设置招聘条件,富顺县采取特设岗位引进高层次和急需紧缺专业教师。充分赋予校长选人用人权,探索高完中、城区义务段学校到高校“双选”优秀本科及以上毕业大学生机制。公办中职学校可在核定编制总数的20%内,聘用专业技术人才或技能人才兼职任教,并给予经费补助。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,解决幼儿园未核编教师、学校教辅、校医、安保等人员差缺和教师隐形缺编的困难。优化岗位设置,实行动态管理,对按国家和省及市岗位结构比例标准核定的教育系统岗位总量,由教育主管部门统筹管理,调剂使用空岗指标不得高于50%。建立完善“定向评价、定向使用”职称制度。完善干部教师交流轮岗制度,鼓励优秀人才到农村从事教育教学工作。实施“银龄计划”,聘请退休优秀高级教师县域内训导帮教。
实施乡村教育振兴工程
优化校点布局。富顺县按照“总体规划、分期撤并、五年到位”的要求,逐年撤并小规模学校(校点)33个,合并中小学校5所,新建幼儿园7所、中小学校5所。到2025年,初中和九年一贯制学校约56所、小学及教学点约60所。
整合教育资源。富顺县在人口集中的镇乡(街道)新改扩建寄宿制学校20-30所,建设学生宿舍、食堂(伙房),配齐配足各类生活卫生设施、饮用水设施,吸引乡村小规模学校学生集中到寄宿制学校就读。对校额不足150人的学校(含村小、教学点),按班师比1:1.8—1:2.5核定编制;对人数不足200人的边远小微学校给予课后服务和生均公用经费补助,确保学校正常运行。
推动特色发展。富顺县加强农村中小学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,进一步完善网络基础设施,提升农村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。推动城区优质学校和中心场镇学校与农村薄弱学校开展“1+N”手牵手协同发展,纳入目标捆绑考核,帮扶学校派出校级干部、教师交流轮岗或支教,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向乡村辐射。全面推广乡镇中心校教师“走教”村小模式,推广村小教师“村小工作+完小居住生活”模式。城区学校教师到县域内农村学校全脱产交流轮岗(支教)连续3年及以上且年度考核为合格及以上等次的,交流轮岗(支教)期间可享受所到学校的农村学校教师补贴、乡镇工作补贴,每年增核附加性绩效工资30%。交流轮岗(支教)结束后一年内,可申请使用职称岗位统筹调剂指标。
实施智慧教育创新示范工程
开展“一干多支”优质学校结对。富顺县推进“富顺结对川渝优质学校”计划,建立结对学校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机制,实现常态化网络同步教研,提升教师教育教学教研专业水平。
实施教育信息化2.0行动。富顺县持续提升师生信息素养。推进学校智慧校园升级改造,构建“5G+智慧教育”体系,开展智慧教育示范学校创建。实施“三个课堂”建设,探索网络环境下集体备课、远程评课、优质教育资源远程覆盖边远农村学校等教研活动新模式,发挥名校、名师、名课示范效应,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。
实施平安校园建设工程
加强校园安全科学管理。富顺县推进“属地管理”“党政同责、一岗双责、齐抓共管”的安全稳定责任体系建设。实施校园安全网格化管理,实现校园安全清单制。以政府购买服务方式配齐配足安保力量。
文章来源:《现代远程教育研究》 网址: http://www.xdycjyyj.cn/zonghexinwen/2021/1111/539.html
上一篇:教育行业九大发展趋势
下一篇:到2025年增加值有望达到7万亿!江苏现代服务业“